《蜀道难·其二》萧纲

年代:南北朝时间:2024-02-26 10:54:170次

摘要: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作者简介

萧纲(503―551),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作者简介

萧纲(503―551),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蜀道难·其二》萧纲 拼音读音参考

shǔ dào nán qí èr
蜀道难·其二wū shān qī bǎi lǐ, bā shuǐ sān huí qū.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dí shēng xià fù gāo, yuán tí duàn hái xù.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蜀道难·其二》萧纲 古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巫山之长有七百里,巴水的水流弯曲,曲折颇多。行在巴水之上,不断有阵阵悠扬的笛声传来,声调时高时低,两岸的猿啼不断,断了还续。注释
①巴水:指巴地,在今天四川省。
②三回曲:水流弯曲,长江在四川一带曲折颇多。三,不是确数,是约数,很多的意思。

《蜀道难·其二》萧纲 古诗简析

  自汉魏以来,历代文人就在有关蜀道的作品中对其加以描写渲染。萧纲的《蜀道难》写了巫山一带的险峻地势,诗歌短小而凝练。

《蜀道难·其二》萧纲 翻译、赏析和诗意

巫山之长有七百里,巴水的水流弯曲,曲折颇多。
笛声之下又高,两岸的猿啼不断,断了还续。


网友评论


《蜀道难·其二》萧纲

【微语】别老在我想恨你的时候,又来嘘寒问暖。

展开全文
热门推荐
渭南2023年大专学校有哪些有铁路学校07-05
西安2023年有铁路学校的大专大学07-05
太原财政金融职业中专学校2023年招生办联系电话07-05
陕西航空工程技术学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如何?07-05
西安电力专修学院电力客户服务与管理专业如何?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