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机电工程系历史沿革(入口 流程)(2025参考)
来源:网络时间:2025-06-05 05:42:01
摘要:厦门大学机电工程系历史沿革(入口 流程)(2025参考)
一、萨本栋创系与早期辉煌(1940-1952)
1940年秋,厦门大学校长萨本栋教授亲手创立机电工程系,成为该校首批工科院系之一。创系之初仅有9名学生,至1944年学生规模已跃升至202人,凭借顶尖师资与前沿学科设置,连续多年稳居全校第一大系。同期设立的航空工程系跻身全国仅有的四所本科航空学系行列,与清华、北洋、交大齐名。这一时期培养的毕业生中涌现出艾兴、张启先、闵桂荣、阙端麟等院士,以及国际电机电子学会院士葛文勋、台湾新竹科学园创始人何宜慈等杰出人才。
二、院系调整与人才分流(1952-1953)
1948年,因学科规模扩张,机电工程系拆分为机械工程系与电机工程系。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中,三系师资与优质生源被系统性调入多所顶尖工科院校:机械工程骨干并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电机工程资源划转南京工学院;航空工程力量则输往新成立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此次调整虽使厦大工科暂时中断,但为国内重点工科院系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复办重建与学科拓展(1983-1998)
伴随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对工科人才的迫切需求,1983年教育部批准复建科学仪器工程系,开设本科及硕士培养项目。1991年更名为科学仪器与精密机械系,增设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专业。1994年形成测控技术及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飞行器动力工程三大本科方向。在海外校友推动下,1994年成立萨本栋微机电研究中心,1998年太古飞机工程培训中心落地,同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恢复"机电工程系"名称。
四、新世纪跨越与创新发展(1998至今)
复系后聚焦机械工程学科建设,2006年获机械电子工程博士点,2011年获批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2012年入选福建省重点学科。现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成福建省微纳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端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平台。近十年承担国家重大专项、863计划等科研项目600余项,获专利近500项,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西根大学及厦工、金龙等企业建立深度产学研合作,形成微纳制造、智能制造等五大优势方向,持续服务地方产业升级与国家战略需求。
- 热门推荐
- 江苏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入口 流程)(2025参考)06-05
- 防城港中考志愿填报系统入口(2025参考)06-05
- 永州学校安全教育平台登录(入口 流程)(2025参考)06-05
- 秦皇岛中考志愿报名网站入口(2025参考)06-04
- 福田区安全教育平台登陆(入口 流程)(2025参考)06-05
- 雅安中考志愿填报系统入口(2025参考)06-04
- 文山中考志愿报名网站入口(2025参考)06-04
- 南昌中考志愿报名网站入口(2025参考)06-04
- 南平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登陆(入口 流程)(2025参考)06-05
- 徐州中考志愿填报系统入口(2025参考)0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