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尧俞,字钦之,本郓州须城人,徙孟州济源十岁能为文,及登第(入口 流程)(2025参考)

来源:网络时间:2025-06-05 07:07:03

摘要:傅尧俞,字钦之,本郓州须城人,徙孟州济源十岁能为文,及登第(入口 流程)(2025参考)

一、少年才俊,早慧迁居

傅尧俞,字钦之,祖籍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父辈举家迁居孟州济源(今河南济源)。幼年失怙,由祖母霍氏抚育成人。他天赋卓然,十岁便能属文,未及弱冠已登进士第。少年得志却不事浮华,闭门苦读,石介曾叹其心性沉静:“君少年决科,不以游戏为娱,何也?”他答:“性不喜嚣杂。”其早慧与淡泊,时人皆奇之。

二、宦海浮沉,四朝砥柱

初任新息知县,累迁太常博士。嘉祐末年擢监察御史,直言敢谏,内侍畏惮。英宗朝,他力促太后还政,驱逐谗臣任守忠,升右司谏。神宗时,王安石推行新法,欲引为助力。尧俞直言:“新法世以为不便,若臣在谏院,必极论之!”触怒安石,两年间六徙其职,自河北转运使至徐州知州,困顿辗转仍恪尽职守,曰:“君子素其位而行。”哲宗即位,召为秘书少监,官至中书侍郎,成四朝重臣。

三、君子风骨,清直勇兼

其人为官,厚重寡言而胸无城府,论事君前不隐不曲,退无私语。司马光盛赞:“清、直、勇三德,人所难兼,吾于钦之见焉。”任地方官时,众人疑其必抗新法,他却严守律令:“谏官有言责,郡守唯守法耳。”徐州前任侵吞公钱,他倾囊代偿,未足即离任;后任追索,查非其过,亦不置辩。御史张舜民因言罢官,他封还诏书力请留任,宁自辞要职亦不屈从。

四、青史留名,金玉之誉

元祐六年(1091年),尧俞卒于任,年六十八。哲宗与太皇太后亲临哭祭,太后痛惋:“傅侍郎清直一节,终始不变,金玉君子也!方倚以相,遽至是乎?”追赠银青光禄大夫,谥“献简”。虽因元祐党争一度夺谥,然其“清而不耀,直而不激,勇而能温”的品格,终成后世景仰的士林典范。

展开全文
热门推荐
安顺市中考志愿填报系统入口(2025参考)06-04
黄冈高考志愿填报网址入口(2025参考)06-04
赤峰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登陆(入口 流程)(2025参考)06-05
怀化高考志愿填报网址入口(2025参考)06-04
定西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入口 流程)(2025参考)06-05
陇南高考志愿填报网址入口(2025参考)06-04
吴忠安全教育平台(入口 流程)(2025参考)06-05
江门高考志愿填报网址入口(2025参考)06-05
泉州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登录(入口 流程)(2025参考)06-05
和田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入口 流程)(2025参考)06-05